近年來,武漢市江夏區以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,通過“一條主線”“兩件實事”“三支隊伍”“四張名片”,助力提升基層服務水平,激活基層治理“一池春水”,為江夏區高質量發展提供道德支撐。
把握一條主線 夯實風尚根基
在文明實踐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過程中,始終把握理論宣傳這條主線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,以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、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契機,以理論中心組學習為切入點,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區委宣講團、百姓宣講團和多樣化宣講隊,面向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面對面交流等蹲點式、互動式、沉浸式的全覆蓋宣講,開展文藝節目巡演、先進典型事跡巡講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活動。
抓牢兩件實事 突出風尚導向
搭建文明實踐平臺。通過戶外搭架固本、“云上”宣傳造勢、線下活動強基“三步走”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,暢通文明實踐渠道。整合多種資源,搭建志愿者之家。將區級文明單位、13個街道志愿服務分隊和17個專業志愿服務組織整合到云平臺,實現“兵合一處、協同作戰”。目前在該平臺注冊的志愿者11013人,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62個,活動發布1049場,完成點單71場。優化資源供給,精準對接志愿需求。云平臺主要包含實踐動態、志愿者招募、活動公示、群眾點單、愛心回饋、愛心榜單、江夏好人、中心建設等8大板塊。市民群眾通過“我要點單”,點單選擇服務內容,云平臺將按照“中心制單、群眾點單、志愿領單、政府買單、社會評單、考核定單”六個流程開展工作,探索“線上線下”融合方式,精準對接群眾需求。
豐富志愿服務活動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等陣地,組建百姓宣講團15人開展“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”理論宣講和政策宣傳90余場次;由科協、科經局、商務局開展科學知識普及10余場次;籌備開展農民趣味運動會,組建13個街道隊伍角逐賽事。聯合文旅局,策劃廣場舞大賽并進行展演10余場。圍繞重要時間節點,全區各文明單位面向社區、服務居民,開展特色活動,春節期間開展困難戶慰問等活動,贈送糧油等物資。3月份學雷鋒月期間,開展各類活動200余次,如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開展“學雷鋒 送農資 助春耕”活動,發送四季豆、莧菜、毛豆等種子。銀行系統開展“金融消費權益日”主題宣傳活動。清明節期間,開展“文明祭掃”等活動30余場次。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,開展防疫知識宣傳,發放宣傳手冊、手提袋等各類防疫5000余份。
夯實三支隊伍 聚焦風尚關鍵
發揮黨員干部隊伍示范作用。以“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”的定力,抓住黨員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以上率下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文明化程度不斷提升。江夏區抗旱排澇黨員志愿服務隊,在平時負責汛期紙坊城區應急排漬工程建設以外,還肩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,歷時70天,每日對41家隔離點污水排放出口井進行消殺。組建120余人次的行政審批局郭明義愛心團隊熊桂林分隊,成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3000小時,開展留守兒童送關懷、幫扶孤寡老人、保護野湖、助力鄉村振興等各類活動300余次。
激活志愿服務隊伍輻射作用。對標五里界街鎮社區16支志愿服務隊,向內挖潛細化志愿服務隊伍組織,增強志愿服務的社區片區輻射帶動的感染力。擦亮熊桂林志愿服務分隊、實驗高中志愿團隊、環保志愿協會、愛之源志愿團隊、五里界“幫女郎”、紡織大學紙鳶志愿服務隊、長江工院水之源志愿服務隊等江夏特色志愿金字品牌,創新志愿服務模式,培育和鞏固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。推廣錦繡村志愿者“時間銀行積分成長”模式,給志愿者發放服務時長“存折”,志愿者可將服務時長兌換為“時間積分”換取生活用品或免費服務。同時社區定期公布“紅色積分榜”,開展“打榜”、曬“存折”等活動,讓文明善舉量化,讓“有德者有得”。
釋放市民巡訪隊伍自覺作用。發動退休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身邊好人等典型榜樣組建市民巡訪隊伍,充分釋放“細胞”活力,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煥發蓬勃生機。組建區一級“市民巡訪團”10人,統籌全區巡訪工作,由工商聯主席擔任團長,成員由文管中心督查工作人員、老黨員、退休教師和身邊好人組成。全區13個街道、管委會、開發區組建街道一級“市民巡訪團”16個共計161人,組建社區“市民巡訪團”77個共計385人。以“三只鳥三大員”的工作職責為導向,履行找準找茬挑刺的啄木鳥、宣傳整治成效的報春鳥、傳遞正能量的布谷鳥三種工作職責,當好作風效能建設的監督員、文明創建的宣傳員、聯系群眾的聯絡員,發現并整改問題157處,編發簡報15期。
擦亮“四張名片” 培育風尚標桿
全動員選樹江夏好人。全區立足于基層一線、普通群眾的基礎上,組織推薦、認真核實、嚴格把關,通過廣泛覆蓋、動態推薦,“好人數據庫”匯聚越來越多“江夏好人”。以網友微信投票、評委投票相結合的方式,每月從“好人數據庫”中選出4位“江夏好人”,并從4人中評選出1位月度人物,每年再從月度人物中票選1位年度人物。連續六年舉辦好人故事分享會,得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報道?!熬然鹩⑿邸蔽錆h市湖泗街七海村村民謝繼禮、“監獄暖男”江夏區看守所民警張攀等身邊好人脫穎而出,推評大學生志愿者余濤宏,“孤掌殺魚姐”“笑臉哥”“爬樓哥”“丹姐”“拉面哥”等網紅好人,更有“中國好人”金良珠、易有淼、段凱,全國道德模范黃旭華、黃群,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甘如意,全國最美職工、全國勞動模范熊桂林等。
全覆蓋開展《翻牌大開獎》。擬定年度主題,結合熱點時事和部門行業職能,突出現場性、互動性強的特點,采用電視直播加場外撥打電話互動問答方式,集參與、娛樂、益智、抽獎于一體,滾動提升,疊加拓展,擴大與群眾的接觸“半徑”,將各街道、各社區作為自己的“社會演播廳”,在超市、廣場、樓盤、影院、體育館等公共場所舉行,直接與百姓面對面。2021年度以“建黨百年銘黨恩·答題翻牌憶黨史”為主題,開展27次直播,吸引約65萬人次參與互動。2022年度開展“文化名區江夏行 答題翻牌一起來”主題直播,截至目前已開展4期。節目不僅組織文明知識有獎問答,同時開辟專欄,適時推薦創建典型,開展志愿隊伍宣講交流。
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。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,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。組織理論宣傳志愿服務分隊下基層送方針政策200余次,一大批宣講“大篷車”“小板凳”將理論成果傳遞到千家萬戶。利用200余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幫扶契機,開展道德講堂活動100余期。實現文明村(社區)創建全覆蓋,開展“十星級文明戶”“文明家庭”評定200余戶,發揮好人典型帶動作用。實行“美麗村灣”整治行動,設定每月第四周日“村灣環境整治日”,對江夏大道、星光大道、山湖路等區域,進行地毯式樹枝修剪、雜草清理、植綠補綠等工作,全面提升綠化水平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新建農村文化廣場10余處,農家書屋全覆蓋,文化活動室100余處。圍繞疫情防控、黨的二十大等主題,開展優秀文藝作品展演100余個。
全領域提倡移風易俗。目前全區實現“一約四會”全覆蓋,90%以上村、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,以烏龍泉街、五里界街為示范點開展紅白理事活動400余場。烏龍泉街幸福村村規民約作為示范點在全區予以推廣借鑒,同時,幸福村在“一約四會”的常設機構外,還設有談心說事室、移風易俗辦公室、老年大學、紅白理事會、圖書室、醫務室、村郵站,離村部近處還專建一座“村民食堂”。五里界街錦繡村共有886戶居民,2200余人,紅白事辦理場所建成以來至今,已辦近百場紅白喜事。開辟紅白喜事辦理專門場地,公示紅喜事辦理流程,由主家向村委會報告,村紅白理事會成員介入辦理,向主家說明紅喜事新辦要求,設立賬房,規定最高份子錢不超過200元。(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 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姜亮平)
發表時間:2022-12-01 來源:湖北文明網
近年來,武漢市江夏區以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,通過“一條主線”“兩件實事”“三支隊伍”“四張名片”,助力提升基層服務水平,激活基層治理“一池春水”,為江夏區高質量發展提供道德支撐。
把握一條主線 夯實風尚根基
在文明實踐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過程中,始終把握理論宣傳這條主線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,以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、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契機,以理論中心組學習為切入點,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區委宣講團、百姓宣講團和多樣化宣講隊,面向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面對面交流等蹲點式、互動式、沉浸式的全覆蓋宣講,開展文藝節目巡演、先進典型事跡巡講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活動。
抓牢兩件實事 突出風尚導向
搭建文明實踐平臺。通過戶外搭架固本、“云上”宣傳造勢、線下活動強基“三步走”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,暢通文明實踐渠道。整合多種資源,搭建志愿者之家。將區級文明單位、13個街道志愿服務分隊和17個專業志愿服務組織整合到云平臺,實現“兵合一處、協同作戰”。目前在該平臺注冊的志愿者11013人,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62個,活動發布1049場,完成點單71場。優化資源供給,精準對接志愿需求。云平臺主要包含實踐動態、志愿者招募、活動公示、群眾點單、愛心回饋、愛心榜單、江夏好人、中心建設等8大板塊。市民群眾通過“我要點單”,點單選擇服務內容,云平臺將按照“中心制單、群眾點單、志愿領單、政府買單、社會評單、考核定單”六個流程開展工作,探索“線上線下”融合方式,精準對接群眾需求。
豐富志愿服務活動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等陣地,組建百姓宣講團15人開展“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”理論宣講和政策宣傳90余場次;由科協、科經局、商務局開展科學知識普及10余場次;籌備開展農民趣味運動會,組建13個街道隊伍角逐賽事。聯合文旅局,策劃廣場舞大賽并進行展演10余場。圍繞重要時間節點,全區各文明單位面向社區、服務居民,開展特色活動,春節期間開展困難戶慰問等活動,贈送糧油等物資。3月份學雷鋒月期間,開展各類活動200余次,如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開展“學雷鋒 送農資 助春耕”活動,發送四季豆、莧菜、毛豆等種子。銀行系統開展“金融消費權益日”主題宣傳活動。清明節期間,開展“文明祭掃”等活動30余場次。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,開展防疫知識宣傳,發放宣傳手冊、手提袋等各類防疫5000余份。
夯實三支隊伍 聚焦風尚關鍵
發揮黨員干部隊伍示范作用。以“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”的定力,抓住黨員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以上率下,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文明化程度不斷提升。江夏區抗旱排澇黨員志愿服務隊,在平時負責汛期紙坊城區應急排漬工程建設以外,還肩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,歷時70天,每日對41家隔離點污水排放出口井進行消殺。組建120余人次的行政審批局郭明義愛心團隊熊桂林分隊,成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3000小時,開展留守兒童送關懷、幫扶孤寡老人、保護野湖、助力鄉村振興等各類活動300余次。
激活志愿服務隊伍輻射作用。對標五里界街鎮社區16支志愿服務隊,向內挖潛細化志愿服務隊伍組織,增強志愿服務的社區片區輻射帶動的感染力。擦亮熊桂林志愿服務分隊、實驗高中志愿團隊、環保志愿協會、愛之源志愿團隊、五里界“幫女郎”、紡織大學紙鳶志愿服務隊、長江工院水之源志愿服務隊等江夏特色志愿金字品牌,創新志愿服務模式,培育和鞏固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。推廣錦繡村志愿者“時間銀行積分成長”模式,給志愿者發放服務時長“存折”,志愿者可將服務時長兌換為“時間積分”換取生活用品或免費服務。同時社區定期公布“紅色積分榜”,開展“打榜”、曬“存折”等活動,讓文明善舉量化,讓“有德者有得”。
釋放市民巡訪隊伍自覺作用。發動退休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身邊好人等典型榜樣組建市民巡訪隊伍,充分釋放“細胞”活力,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煥發蓬勃生機。組建區一級“市民巡訪團”10人,統籌全區巡訪工作,由工商聯主席擔任團長,成員由文管中心督查工作人員、老黨員、退休教師和身邊好人組成。全區13個街道、管委會、開發區組建街道一級“市民巡訪團”16個共計161人,組建社區“市民巡訪團”77個共計385人。以“三只鳥三大員”的工作職責為導向,履行找準找茬挑刺的啄木鳥、宣傳整治成效的報春鳥、傳遞正能量的布谷鳥三種工作職責,當好作風效能建設的監督員、文明創建的宣傳員、聯系群眾的聯絡員,發現并整改問題157處,編發簡報15期。
擦亮“四張名片” 培育風尚標桿
全動員選樹江夏好人。全區立足于基層一線、普通群眾的基礎上,組織推薦、認真核實、嚴格把關,通過廣泛覆蓋、動態推薦,“好人數據庫”匯聚越來越多“江夏好人”。以網友微信投票、評委投票相結合的方式,每月從“好人數據庫”中選出4位“江夏好人”,并從4人中評選出1位月度人物,每年再從月度人物中票選1位年度人物。連續六年舉辦好人故事分享會,得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報道?!熬然鹩⑿邸蔽錆h市湖泗街七海村村民謝繼禮、“監獄暖男”江夏區看守所民警張攀等身邊好人脫穎而出,推評大學生志愿者余濤宏,“孤掌殺魚姐”“笑臉哥”“爬樓哥”“丹姐”“拉面哥”等網紅好人,更有“中國好人”金良珠、易有淼、段凱,全國道德模范黃旭華、黃群,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甘如意,全國最美職工、全國勞動模范熊桂林等。
全覆蓋開展《翻牌大開獎》。擬定年度主題,結合熱點時事和部門行業職能,突出現場性、互動性強的特點,采用電視直播加場外撥打電話互動問答方式,集參與、娛樂、益智、抽獎于一體,滾動提升,疊加拓展,擴大與群眾的接觸“半徑”,將各街道、各社區作為自己的“社會演播廳”,在超市、廣場、樓盤、影院、體育館等公共場所舉行,直接與百姓面對面。2021年度以“建黨百年銘黨恩·答題翻牌憶黨史”為主題,開展27次直播,吸引約65萬人次參與互動。2022年度開展“文化名區江夏行 答題翻牌一起來”主題直播,截至目前已開展4期。節目不僅組織文明知識有獎問答,同時開辟專欄,適時推薦創建典型,開展志愿隊伍宣講交流。
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。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,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。組織理論宣傳志愿服務分隊下基層送方針政策200余次,一大批宣講“大篷車”“小板凳”將理論成果傳遞到千家萬戶。利用200余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幫扶契機,開展道德講堂活動100余期。實現文明村(社區)創建全覆蓋,開展“十星級文明戶”“文明家庭”評定200余戶,發揮好人典型帶動作用。實行“美麗村灣”整治行動,設定每月第四周日“村灣環境整治日”,對江夏大道、星光大道、山湖路等區域,進行地毯式樹枝修剪、雜草清理、植綠補綠等工作,全面提升綠化水平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新建農村文化廣場10余處,農家書屋全覆蓋,文化活動室100余處。圍繞疫情防控、黨的二十大等主題,開展優秀文藝作品展演100余個。
全領域提倡移風易俗。目前全區實現“一約四會”全覆蓋,90%以上村、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,以烏龍泉街、五里界街為示范點開展紅白理事活動400余場。烏龍泉街幸福村村規民約作為示范點在全區予以推廣借鑒,同時,幸福村在“一約四會”的常設機構外,還設有談心說事室、移風易俗辦公室、老年大學、紅白理事會、圖書室、醫務室、村郵站,離村部近處還專建一座“村民食堂”。五里界街錦繡村共有886戶居民,2200余人,紅白事辦理場所建成以來至今,已辦近百場紅白喜事。開辟紅白喜事辦理專門場地,公示紅喜事辦理流程,由主家向村委會報告,村紅白理事會成員介入辦理,向主家說明紅喜事新辦要求,設立賬房,規定最高份子錢不超過200元。(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 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姜亮平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